职场“菜鸟”应先学会放下身段
请用微信扫一扫
近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名为《青岛40名大学生开启“马路天使”生涯》的新闻。青岛40个环卫工人岗位的公开招聘引来几百名青年毕业生踊跃报名,在他们眼中,这并不是一个羞于一提的职业。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仍亟待解决。据统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高达749万人,相较十年前,已多出400多万人次(统计数据源于中国教育在线)。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连攀高峰、工作岗位的供不应求、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等外在问题都是诸多毕业生踏出校门的“拦路虎”,但不可因此忽略了内因:眼高手低,急于求成。
很多初出社会的毕业生还未意识到自己也许只是一只缺乏社会经验的职场“菜鸟”,捧着大学文凭沾沾自喜,定位过高。一位在大学里当辅导员的朋友说:“现在发布月薪两千以下的工作信息根本就没有同学回应。”由此造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待遇高的岗位蜂拥而上地投简历,待遇差一些的不屑一顾,最终抱以这种心态求职的毕业生大部分仍迟迟未能就业。
另一方面,我们总是能在媒体上看到诸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名牌大学毕业摆地摊”的“新闻”。之所以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是不寻常的、值得被报道的事件。可为什么环卫工人、猪肉小贩、地摊摊主不能成为大学生选择的职业?
年轻人从事环卫工人可以使街道建设更细致和人性化,也可能从“扫大街”上升到“坐办公室”;猪肉小贩可能从一个摊位变成一家店铺,最后变成连锁品牌;地摊摊主也可以拥有固定的客源和自己的门店。这些都需要的是:时间和努力。
随着社会节奏的越来越快,都市人每天都像一颗被鞭挞的陀螺,来来回回地旋转,熙熙攘攘间人心也忍不住浮躁、焦虑。这是大多数年轻人的通病,肯花钱看场电影,却静不下心去读一本书,做事情太急于求成,不愿从小事做起,能力追不上欲望,希望一告别学生时代就能马上来个“华丽转身”。这些心态可以理解,但若放到实际中,一毕业就想着月薪七八千的稳定工作目前还是不太现实,那不就是浪费了青春、得不偿失。
作为职场“菜鸟”,首先应当放下身段去就业,保持一个积极谦和的心态面对社会,珍惜每一个机会,将四处碰壁当成一种历练,从中吸收养分,化为己用。不要怕走冤枉路,不要怕读到没有用的书。因为这些就如同小孩子吃饭,他或许记不清每天吃了什么饭菜,但这些食物已消化在体内,伴随着他们天天慢慢长大,最终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在实践中慢慢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子,只有少部分幸运的人能第一次就走对,因为年轻,即使走错了也能从头再来。要坚信:总有机会等着脚踏实地的人。